最近放了近一個月的木工停滯假了,想說不能在頹廢下去了,就趁今天有點時間,試試新買的簡易型的鳩尾榫台。首先找了兩塊厚20mm的短料來試試,



 


 


 


由於我所使用的模板是D型1/2"齒距的,所以要組合的兩塊木板,必須以1/2"的距離錯開來,




 


 


 


然後模板的齒頂端,需與木板邊緣相距1.5mm~3mm,木板較厚的,就可以用到3mm,調整完後,將上下兩個木板夾緊,



 


 


 


然後搬出所買的導環與Makita RT0700C的修邊機,



 


 


 


先量下壓式底座的外徑,這個方向的寬度為110mm,



 


 


圓邊的外徑寬度為145mm,待會再調整銑溝距離時,需要用到底座直徑,



 


 


 


裝上轉換底座與導環,賣我鳩尾榫的賣家,說這個1/2"的模板,要配合1/2"外徑的導環,但是我找了的兩份說明書(一份中文,一份英文的),都叫我使用7/16"的導環,所以我先試試7/16"的導環看看,



 


 


 


然後利用"銅環置中心柱"治具,來校正導環的圓心在中間,不幸的是,我所買的"銅環置中心柱"是英制規格,一端是1/2"直徑,另一端是1/4"直徑的,而我的修邊機轉軸夾具直徑是6mm,就不能用了,唉~~下次要注意細節才能買,



 


 


 


再來是裝上14度的鳩尾榫刀,並調整其深度到9/16"(~14.3mm),為了方便調整,我是用一個木板畫上14.5mm的線,以此來調整,



 


 


 


再來是調整路達擋板,微調把手將擋板移動到木板上合適的距離後鎖緊(即D距離);


公式為: (路達底板直徑*1/2)+(木板厚度*2)-(刀刃直徑*1/2)


我的深度設定是D=(110x1/2 ) +(20 x 2) - (14 x1/2) =88mm


不過這是參考值,以我實際測試結果,我的路達檔板還要再往外推,



 


 


 


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動工了,先由右往左銑過去,可以避免榫頭的撕裂;要注意的是,因為銑刀的旋轉方向的問題,由右至左時,手要握緊修邊機或路達,以免被機器拖著走!!



 


 


 


然再由左至右,依序銑每個榫頭與槽,



 


 


 


這時就發現賣給我鳩尾榫台的賣家所說的是對的,要用1/2"的導環,若用7/16"的導環,就會造成榫孔太大、榫頭太小的問題,



 


 


 


由於不同型號的鳩尾榫鋁片,需要配合不同之導環與鳩尾榫刀,如下所示:


 


齒   寬


配合榫刀


配合導環


鳩尾 A型鋁榫片


7.9 mm


6 mm


7.74 mm


鳩尾 B型鋁榫片


9.5 mm


11.1 mm


9.5 mm


鳩尾 C型鋁榫片


11.1 mm


12.7 mm


9.5 mm


鳩尾 D型鋁榫片


12.7 mm


14 mm


12.7 mm


鳩尾 E型鋁榫片


14.3 mm


15.9 mm


12.7 mm


N


N


N


N






 


換了1/2"的導環後,再繼續努力,



 


 


 


第二次用14.3mm深度去銑,榫頭與榫孔太緊了,無法安裝組合,要再減少銑刀深度!!其準則如下圖所示,


 



 


 


 


 


經果一連串的調整刀具深度與測試,就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深度,



 


 


 


找到合適的深度後,可以利用一塊木頭,再倚靠著底座與榫刀來回推個幾次,就可以留下刮痕(為了清楚刮痕,可以用鉛筆斜塗一下),下次要再使用時,就可以輕易比對出所要調整的刀具深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札客(zach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